兰州工业学院教学奖励办法(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奖励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积极从事教学建设、研究和改革的优秀教师以及在教学管理方面成绩突出的团队和个人,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奖励范围主要包括教学成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与实践教学建设、学科技能竞赛、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改革项目、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等。
第三条 学校设立教学奖励专项经费,并纳入学校年度财务预算。
第二章 奖励类别与奖励标准
第四条 教学成果奖
学校对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的团队或个人进行奖励。奖励标准如下:
序号 |
奖励名称、等级 |
奖励标准(万元) |
1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
80 |
2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50 |
3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 |
4 |
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
10 |
5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8 |
6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3 |
7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教育厅级) |
1 |
8 |
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0.5 |
第五条 教学名师奖
学校对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名师、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的教师进行奖励。奖励标准如下:
序号 |
名称 |
奖励标准(万元) |
1 |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
5 |
2 |
国家级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 |
5 |
3 |
省级教学名师奖 |
1 |
4 |
省级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 |
1 |
5 |
校级教学名师奖 |
0.5 |
6 |
校级师德标兵 |
0.5 |
第六条 本科教学工程奖
学校对国家和省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进行奖励,主要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和实践基地等,认定项目在当年度奖励,建设项目结题验收通过后奖励。教学研究项目按第十条教学研究奖执行。奖励标准如下:
序号 |
奖励名称 |
奖励标准(万元) |
1 |
国家级项目奖励 |
5 |
2 |
省级项目奖励 |
1 |
3 |
校级示范课程奖励 |
0.5 |
第七条 教材建设奖
学校对列入国家级、省级规划或教育行政部门评审确定的优秀教材进行奖励。奖励标准如下:
序号 |
奖励名称 |
奖励标准(万元) |
1 |
国家级优秀教材奖 |
5 |
2 |
国家级规划教材奖 |
2 |
3 |
省部级(含一级出版社)优秀教材奖 |
1 |
4 |
省部级(含一级出版社)规划教材奖 |
0.5 |
上述教材必须是我校教师任第一主编,并且教材获奖或正式列入相应规划教材。获得上述称号的翻译教材只给予奖励标准的50%奖金;学校资助出版的教材只给予奖励标准的50%奖金;同种教材不同版次再次获得相同级别教材称号时,只给予奖励标准的50%奖金,其他依此类推。
第八条 实验与实践教学奖
实验与实践教学奖包括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与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奖、学科技能竞赛奖等。
(一)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奖与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奖。学校对获得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和结题优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学生以及指导教师进行奖励。奖励标准为:
序号 |
奖励名称 |
学生奖励标准 (万元) |
指导教师奖励标准 (万元) |
1 |
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奖 |
0.2 |
0.2 |
2 |
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项目奖 |
0.2 |
0.2 |
(二)学科技能竞赛奖。学科技能竞赛奖励纳入《兰州工业学院大学生学科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的A、B两类竞赛项目,并需申请申报立项且结项。参与上述竞赛项目的第一单位必须为兰州工业学院,参赛学生必须为在校生。学科竞赛取前六名的项目按照如下折算办法:第一名等同于一等奖,第二至三名等同于二等奖,第四至六等同于三等奖。团体奖与单项奖不重复奖励;未经逐级(校级、省级、国家级)选拔的学科竞赛,在原有的级别上逐级降级奖励;同一作品获得不同赛项奖励,按最高获奖等级奖励;学生单人参赛项目和考试类竞赛项目,学生按获奖等级1/3奖励,竞赛组织单位和指导教师按最高获奖等级奖励1次。学科竞赛奖励按照组织实施单位、指导教师、参赛学生2:5:3的比例进行分配。奖励标准如下:
序号 |
奖励名称、等级 |
奖励标准(万元) |
A类 |
B类 |
1 |
国家级特等奖 |
5 |
2 |
2 |
国家级一等奖 |
3 |
1 |
3 |
国家级二等奖 |
1.5 |
0.6 |
4 |
省级特等奖(国家级三等奖) |
1.0 |
0.5 |
5 |
省级一等奖 |
0.7 |
0.2 |
6 |
省级二等奖 |
0.5 |
0.1 |
第九条 教师教学竞赛奖。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学校组织参加的全国、全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的教师进行奖励。奖励标准如下:
序号 |
奖励等级 |
奖励标准(万元) |
1 |
国家级一等奖 |
5 |
2 |
国家级二等奖 |
3 |
3 |
国家级三等奖 |
1.5 |
4 |
省级一等奖 |
1 |
5 |
省级二等奖 |
0.8 |
6 |
省级三等奖 |
0.6 |
对其他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见附件一,根据当年教育部公布数据更新)的教学技能竞赛获奖按低一级奖励标准奖励。其他教师竞赛项目不列入学校奖励范围。
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和实践能力竞赛获奖教师奖励标准如下:
序号 |
奖励等级 |
奖励标准(万元) |
1 |
校级一等奖 |
0.3 |
2 |
校级二等奖 |
0.2 |
第十条 教学研究奖
学校对教学改革与研究改革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引进使用国内外优质在线开放课等结题优秀的项目团队,以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的教师进行奖励。其中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奖是指对第一单位署名为兰州工业学院的第一作者在公开发行的高等教育类报刊上(不含增刊)发表的以本科生教育教学为研究内容的学术论文。奖励标准如下:
序号 |
奖励名称 |
奖励标准(万元) |
1 |
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题优秀奖 |
1 |
2 |
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题优秀奖 |
0.5 |
3 |
A 类期刊(见附件 2)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奖 |
1 |
4 |
B 类期刊(见附件 2)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奖 |
0.6 |
5 |
C 类期刊(见附件 2)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奖 |
0.3 |
6 |
D 类期刊(见附件 2)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奖 |
0.1 |
同时符合《兰州工业学院科研奖励办法》和本办法的奖励论文,不重复奖励。
第十一条 教学管理奖
学校对被国家、省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表彰的各类承担教育教学管理的基层教学组织和个人进行奖励,主要包括:本科教学质量考核优秀单位、优秀系(教研室)、优秀实验室、优秀创新基地、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奖励标准如下:
序号 |
奖励类别 |
奖励等级 |
奖励标准(万元) |
1 |
本科教学质量考核优秀单位 |
国家级 |
5 |
省级 |
3 |
校级 |
1 |
2 |
优秀系、教研室、实验中心 |
国家级 |
2 |
省级 |
1 |
校级 |
0.5 |
3 |
优秀实验室 优秀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
国家级 |
1 |
省级 |
0.6 |
校级 |
0.3 |
4 |
教学管理先进个人 |
国家级 |
0.5 |
省级 |
0.2 |
校级 |
0.1 |
第十二条 非外语专业英语四级考试优秀奖
(一)教学任务承担单位奖。非外语专业本科全日制学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学生课程结课时全校累积平均过级率达50%(计算数据不包含专升本学生、艺术类专业学生),奖励教学任务承担单位2万元,每提高五个百分点在原来基础上增加奖励 1 万元。
(二)任课教师奖励。以学院为统计单位,教学对象在非外语专业本科全日制学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学生课程结业时累积过级率达到50%,且在全校二级学院中排名前三的大学英语课程任课教师团队,分别奖励 1 万元、0.8 万元、0.5 万元,班主任分别奖励0.5万、0.3万、0.1万。
第十三条 对国家级、省级、校级立项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与实践教学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改项目等项目,由教务处制定结题验收标准,所有项目应先通过学校结题验收后方可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验收。
第三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同一项目按最高档次奖励计奖一次,不重复奖励。
第十五条 奖励申请的要求和程序
(一)申报:项目单位填报《兰州工业学院竞赛奖励申报表》。
(二)资料提交:以获奖文件、获奖证书作为依据。
(三)初审:由项目所在二级学院(部、中心)初审,并提出获奖等级建议。
(四)审核:由教务处审核,经网上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审定执行奖励。
第十六条 奖励年度为学年度,奖励项目统计时间从上一年度9 月 1 日至本年度8月31日。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9年9月起执行,学校原有文件中有关教学奖励的条款自动废止。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本办法规定范围内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奖励由教务处负责组织统计、审核与实施。
附件1.全国性教师教学竞赛项目一览表
2.教学研究期刊目录
附件1:全国性教师教学竞赛项目一览表(根据当年教育部公布数据更新)
序号 |
比赛名称 |
主办单位 |
1 |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 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 学指导委员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 |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
3 |
中国外语微课大赛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 |
4 |
全国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评选活动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5 |
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图学与机械课程示范教学与创新教学法 观摩竞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士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图学学会制图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图学与机械基础教学协作联席会 |
6 |
全国高校GIS青年教师 讲课竞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7 |
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基础课程数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 |
8 |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CCPA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 |
序号 |
比赛名称 |
主办单位 |
9 |
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 教师大赛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10 |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 教学设计竞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
11 |
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课程授课竞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线路教学与产业专家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
12 |
全国高校自动化专业青年教师实验设备设计“创客大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13 |
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实验课)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 |
14 |
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 青年教师授课竞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15 |
水利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 |
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 |
16 |
全国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17 |
全国高等学校结构力学及弹性里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
序号 |
比赛名称 |
主办单位 |
18 |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9 |
全国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 |
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 |
20 |
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课程教学竞赛 |
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
21 |
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 |
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国高等学校电工学研究会 |
22 |
全国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大赛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23 |
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
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与研究协作组 |
24 |
全国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案例大赛 |
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经管学科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 |
25 |
全国金工与工训青年教师微课教学竞赛 |
教育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 |
附件2:教学研究期刊目录
A类期刊(5种) |
序号 |
期刊名称 |
主办(管)单位 |
CN号 |
1 |
教育研究 |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
CN11-1281/G4 |
2 |
高等教育研究 |
华中科技大学等 |
CN42-1024/G4 |
3 |
中国高教研究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CN11-2962/G4 |
4 |
中国高等教育 |
中国教育报刊社 |
CN11-1200/G4 |
5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
CN11-1736/G4 |
B类期刊(11种) |
序号 |
期刊名称 |
主办(管)单位 |
CN号 |
1 |
中国教育报 (教育研究类论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CN11-0035 |
2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
北京大学 |
CN11-4848/G4 |
3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
清华大学 |
CN11-1610/G4 |
4 |
复旦教育论坛 |
复旦大学 |
CN31-1891/G4 |
5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华东师范大学 |
CN31-1007/G4 |
6 |
教育学报 |
北京师范大学 |
CN11-5306/G4 |
7 |
比较教育研究 |
北京师范大学 |
CN11-2878/G4 |
8 |
外国教育研究 |
东北师范大学 |
CN22-1022/G4 |
9 |
中国电化教育 |
中央电化教育馆 |
CN11-3792/G4 |
10 |
现代教育技术 |
清华大学 |
CN11-4525/N |
11 |
研究生教育研究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CN34-1319/G4 |
C类期刊(35种) |
序号 |
期刊名称 |
主办(管)单位 |
CN号 |
1 |
全球教育展望 |
华东师范大学 |
CN31-1842/G4 |
2 |
中国教育学刊 |
中国教育学会 |
CN11-2606/G4 |
3 |
教育科学 |
辽宁师范大学 |
CN21-1066/G4 |
4 |
高教探索 |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
CN44-1109/G4 |
5 |
江苏高教 |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CN32-1048/G4 |
6 |
教育发展研究 |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CN31-1772/G4 |
7 |
教师教育研究 |
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等 |
CN11-5147/G4 |
8 |
现代大学教育 |
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 |
CN43-1358/G4 |
9 |
教学与研究 |
中国人民大学 |
CN11-1454/G4 |
10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
CN11-5047/D |
11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湖南师范大学 |
CN43-1381/G4 |
12 |
思想教育研究 |
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等 |
CN11-2549/D |
13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CN11-4062/G4 |
14 |
思想理论教育 |
上海市高等学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等 |
CN31-1220/G4 |
15 |
党史研究与教学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省中共党史研究会 |
CN35-1059/A |
16 |
教育与经济 |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 |
CN42-1268/G4 |
序号 |
期刊名称 |
主办(管)单位 |
CN号 |
17 |
课程·教材·教法 |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 教材研究所 |
CN11-1278/G4 |
18 |
外语教学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CN61-1023/H |
19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
CN31-1964/H |
20 |
外语教学与研究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CN11-1251/G4 |
21 |
外语与外语教学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CN31-1060/H |
22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北京师范大学 |
CN11-1608/B |
23 |
教育研究与实验 |
华中师范大学 |
CN42-1041/G4 |
24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
华中科技大学等 |
CN42-l026/G4 |
25 |
电化教育研究 |
西北师范大学等 |
CN62-l022/G4 |
26 |
外语电化教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CN31-1036/G4 |
27 |
开放教育研究 |
上海远程教育集团、 上海电视大学 |
CN31-l724/G4 |
28 |
远程教育杂志 |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
CN33-1304/G4 |
29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
CN51-1580/G4 |
30 |
中国远程教育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CN11-4089/G4 |
31 |
高校教育管理 |
江苏大学 |
CN32-l774/G4 |
32 |
中国教育科学 |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 |
人民教育出版社(集刊) |
33 |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教育科学出版社(集刊) |
34 |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教育科学出版社(集刊) |
35 |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教育科学出版社(集刊) |
D类期刊(44种)
序号 |
期刊名称 |
主办(管)单位 |
CN号 |
1 |
中国大学教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CN1l-3213/G4 |
2 |
现代教育管理 |
辽宁教育研究院 |
CN2l-l570/G4 |
3 |
教育科学研究 |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CN11-4573/D |
4 |
大学教育科学 |
湖南大学等 |
CN43-1398/G4 |
5 |
教育学术月刊 |
江西省教育学会、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
CN36-1301/G4 |
6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CN14-1027/G4 |
7 |
黑龙江高教研究 |
哈尔滨师范大学等 |
CN23-1074/G |
8 |
高教发展与评估 |
武汉理工大学等 |
CN42-l73l/G4 |
9 |
民族教育研究 |
中央民族大学 |
CN1l-2688/G4 |
10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河北师范大学 |
CNl3-1286/G |
11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CN23-1076/G4 |
12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 |
CN42-1422/D |
13 |
日语学习与研究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CN11-1619/H |
14 |
数学教育学报 |
中国教育学会、天津师范大学 |
CNl2-ll94/G4 |
15 |
中国高校科技 |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
CN10-1017/N |
16 |
现代远距离教育 |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 |
CN23-1066/G4 |
17 |
人民教育 |
中国教育报刊社 |
CN11-1199/G4 |
序号 |
期刊名称 |
主办(管)单位 |
CN号 |
18 |
当代教育科学 |
山东省教育学会、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
CN37-1408/G4 |
19 |
当代教育与文化 |
西北师范大学 |
CN62-1202/G4 |
20 |
教育评论 |
福建省教育学会、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CN35-1Ol5/G4 |
21 |
教育探索 |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CN23-1l34/G4 |
22 |
当代教育论坛 |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CN43-1391/G4 |
23 |
高教论坛 |
广西高等教育学会 |
CN45-1312/G4 |
24 |
上海教育科研 |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 |
CN31-1059/G4 |
25 |
现代教育科学 |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
CN22-1339/G4 |
26 |
教育导刊 |
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CN44-1371/G4 |
27 |
重庆高教研究 |
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 |
CN50-1028/G4 |
28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CN15-1215/G4 |
29 |
高等理科教育 |
全国高等理科教育研究会、兰州大学 |
CN62-1028/G4 |
30 |
教育财会研究 |
中国教育会计学会、华中师范大学 |
CN42-1346/F |
31 |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
山西财经大学 |
CN14-1361/G4 |
32 |
山东外语教学 |
山东师范大学 |
CN37-1026/G4 |
33 |
大学物理 |
中国物理学会 |
CNll-1910/04 |
34 |
化学教育 |
中国化学会 |
CN11-1923/06 |
35 |
体育研究与教育 |
山西师范大学 |
CN14-l366/G8 |
36 |
中国军事教育 |
中国军事教育学会 |
CN13-l290/G4 |
37 |
中国音乐教育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CNll-2543/J |
38 |
中国美术教育 |
南京师范大学 |
CN32-1300/G4 |
39 |
教学与管理 |
太原师范学院 |
CNl4-l024/G4 |
40 |
当代教师教育 |
陕西师范大学 |
CN6l-1469/G4 |
41 |
中国考试 |
教育部考试中心 |
CN1l-3303/G4 |
42 |
教育与考试 |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 |
CN35-1290/G4 |
43 |
实验技术与管理 |
清华大学 |
CNl1-2034/T |
44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上海交通大学 |
CN1l-1707/T |